top of page
部落格: Blog2
大可文章集
© 版權所有,谢绝下载
搜尋
建筑批评
朱大可对当代建筑、古典建筑、园林及其建筑哲学的分析
2022年3月2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魔都上海的“怪屋”景观
建筑领域的“上海制造”,是城市景观织体的一个远东样本,汇集其中包括各种“非主流建筑美学”的奇观式建筑,如城市地标(东方明珠塔)、城市传奇(延安路立交桥龙柱)、城市梦想(证大喜马拉雅中心)、城市文脉(城隍庙、大世界、上海一九叁三)、城市违章建筑(鸽舍)和贫民窟(虹镇老街)等各...
2022年3月28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老外滩的红楼梦和麻将牌
宁波老外滩被改造成了当地的时尚地 一个刚刚来到中国的老外,会因地名The Bund而犯晕,因为中国居然有如此众多的“外滩”,遍及中国沿海和沿江地带。只要查一下中国城市化历史就会发现,以上海外滩为样板,在最近十年之内,先后出现了宁波老外滩、汉口小外滩,福州新外滩、厦门的国际外...
2022年3月2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上海世博会上的中国创意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摆出了罕见的低调姿态。在模仿各种西方技术之后,它没有提供震撼人心的自主性发明,包括最新发明的现代器物和技术。早在2010年4月,世博局就面临批评浪潮,称它的主题曲和吉祥物都是抄袭的结晶。这场风波最后以世博局撤除“主题曲”《2010等你来》而告...
2022年3月21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英国海胆”的生命象征
——2010年上海世博会印象 上海世博会上的英国馆的海胆式造型,引发了游客的惊叹 英国馆跟中国馆形成了修辞学对比。它的造型犹如巨大的“蒲公英”或“海胆”——谋种高度开放的生物性结构,其上分布着6万根“纤毛”,由亚克力空心管制成,里面收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种籽,其中包括中国...
2022年3月21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东方之冠:一顶染红的官帽
就在上海世博会揭幕的前夜,一位名叫陆士谔的上海名医,突然被人从历史故纸堆里召回,因为在其布满灰尘的寓言小说《新中国》(1910年)里,找出了关于上海浦东曾在1939年举办“内国博览会”的预言。无独有偶,梁启超在寓言小说《新中国未来记》(1902年)里也宣称,上海将在2062...
2022年3月21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孔夫子像:文化侍妾的悲剧命运
曾经屹立在国家博物馆北门的孔夫子雕像 孔夫子的幽灵,在天安门广场徘徊达一个世纪之久,而今悄然停栖在它的旁侧——国家博物馆北门,凝结为一尊身高达近8米的青铜雕像,以卑微的身量和喜悦的表情,仰望34米(一说37.5米)高的红色天安门城楼,说出浩大无声的颂辞。这种广场的东部边缘和...
2022年3月21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民族柱”的权力美学
清华美院雕塑系设计的56根的“民族团结柱”,由水泥和钢结构构成,外包金红两色玻璃钢,其上雕有一对身穿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的民族青年,背面则雕以该民族的金色纹章。据设计者宣称,其柱头和柱础均采用人民大会堂东侧门柱的图案元素,以体现56个民族是共和国主人,而柱子本身则用来象征56...
2022年3月21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央视“大裤衩”的N种寓意
荷兰人雷姆·库哈斯设计的央视大楼,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议,并因火烧副楼和“色情隐喻”而变本加厉起来。所谓“色情寓意”的揭发——主楼是一个女性的臀部朝外趴着,而辅楼是与之对应的男根,大大激怒了民族主义愤青,将其视为对中国人的莫大羞辱。这是建筑卷入意识形态纷争的最新例证。...
2022年3月21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政治山头”上的现代性叙事
庐山别墅群远眺 公元五世纪初的某个黄昏,退休的彭泽县令陶渊明在后园东篱下采菊,“意外地”看见了庐山。他的悠然眼神,为其后所有文人、僧人、道士和儒士提供了一种潇洒的视点,从此庐山成了可与泰山相提并论的文化山头,其上遍布着大量古代名流的踪迹。唐代以后的大多数名诗人都到过庐山,李...
2022年3月21日讀畢需時 5 分鐘
“新天地”:青砖和玻璃的双重神话
用青砖构筑起来的上海“新天地”,是“想象的东方”的一个杰作 与“旧天地”截然不同,用青砖构筑起来的上海“新天地”,是“想象的东方”的一个杰作。作为蓄意构筑的殖民地符号体系,它响应着游客的异国地理趣味。尽管建筑外部构型和内部功能产生了惊人的冲突,但这似乎并不妨碍西方游客的流连...
2022年3月21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谁主沉浮:两种旧天地的博弈
上海工人住宅区——曹杨新村 1951年无疑是中国建筑的重大转折点。上海市政府成立了“上海工人住宅建筑委员会”从苏联引入“工人新村”理念,以构筑新国家主义的建筑蓝图,副市长潘汉年领衔筹建工人新村,以期解决上海三百万产业工人的住房困难。位于上海西北部的曹杨新村捷足先登,仅花7个...
2022年3月20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第三世界的乌托邦面孔
自从八十年代中期非非主义、莽汉主义和王朔主义把“反讽”弄进文学之后,这种意识形态修辞就侵入到了文学、美术、戏剧、音乐和学术等各个领域,而它近年来对现代都市建筑的入侵,则是这种颠覆性话语踏遍世界的标志。 在庞大的高楼底下行走,人的微渺性便遭到了强化...
2022年3月20日讀畢需時 8 分鐘
西方想象运动中的身份书写
罗马城邦:话语抄袭中的欲望书写 近年来发生在中国建筑业的最大抄袭事件,就是对希腊和罗马建筑师(工匠)作品的大规模仿写。建筑商公然把“罗马柱”(实际上多是带有螺旋式和绞绳式线脚的希腊立柱)、券拱、柱廊、凯旋门和各种希腊雕像,拼贴在新建的中产阶级居住小区里;罗马式的广场、花园和...
2022年3月20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高楼上的“顶戴”和“皇冠”
新建筑运动的美学高烧 高楼顶部的“意识形态顶戴”,勾勒着中国都市现代建筑的鲜明面貌。它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北京,而后成为上海、广州等大都市竞相模仿的样板。第一代帽子工程始作俑者是北京市长陈希同。他率先提出“夺回古都风貌”的迷人口号,有关机构甚至组建了“建筑顶部设计效果...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