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部落格: Blog2


大可文章集
© 版權所有,谢绝下载

搜尋

中国历史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和历史真相


卫礼贤小传:中国神话西传的信使
卫礼贤肖像 本文《环球时报》发表时标题为:“德国孔夫子将中国神话传到西方” 150年后的理查德·威廉,恍然回忆起自己的毕生往事。他记得,自己1873年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的一个贫困家庭,他英年早逝的父亲,是一名彩色玻璃窗画工,留下的彩色玻璃画,为他启蒙了万花筒般的精神道路。...
2月28日讀畢需時 9 分鐘


缅怀85/86年的先锋文化运动
电影红高粱海报 1985年和1986这两个年头,是一段令人缅怀的时光。它虽然短暂,却光华四射,照亮了历史记忆的灰区。 多年以来,我跟一些文学艺术圈的亲历者,共同议论过那场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也跟当时的文化主政官员,如时任中宣部长朱厚泽、当时已退居二线的上海市委宣传部...
2024年9月30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水里的毛泽东——一种精神分析样本
关于毛泽东,像所有的中国人民那样,我有过无限崇拜的时期。十岁那年,我坐在家里的抽水马桶上,一个古怪的念头忽然袭来,纠缠了我好一阵子。后来,我终于鼓起勇气问父亲:“毛主席也会大小便吗?”父亲一笑,很神秘的样子,使我不敢再作此非份之问,但这个疑惑,竟在我心里回荡了很久。...
2023年5月20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洪水神话及其大灾变背景
洪水泛滥在她上四十天,永往上涨,把方舟从地上漂起。水势浩大,在地上大大地往上张,方舟在水面上漂来漂去。水势在地上极其浩大,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水势比山高过十五肘,山岭都淹没了。凡在地上有血肉的动物,就是飞鸟、牲畜、走兽和爬在地上的昆虫,以及所有的人都死了。凡在旱地上,鼻孔有...
2023年5月20日讀畢需時 19 分鐘

日月地三大神系的权力之战
——关于羿娥神话的叙事背景 ☯ 在羿娥出场的史前舞台,主宰世间大地的主要有三个神系——日神系、月神系和地神系。这三个神系的关系错综复杂,充满各种惊心动魄的篇章。与此对应的是,掌控祭祀/世俗权力的人间势力,也分为三个祭司集团。...
2023年4月28日讀畢需時 19 分鐘


文明架构中的汉字起源
文化人类学的二分法 两个英美老头儿汤因比和亨廷顿,启动了关于文明宏大叙事的争论。这无疑是一次人类史的解构,它触发了历史标准化的新一轮潮流。作为人类的精英成员,知识界已经毫不羞耻地宣布,他们拥有跟卑贱的动物界划清界线的强大能力,也就是找到了区别人跟动物的四种伟大标志。...
2022年12月14日讀畢需時 9 分鐘


《长生弈》自跋:小说写作就是我的“长生术”
每天晚上,我都要环绕住所附近的无名小湖散步。那里有一块空地,被众多老年舞者所占领。他们身穿白色制服,紧跟流行音乐的节奏,动作规整地舞动每个肢端,就像一些白色的幽灵,漂浮在灯影、建筑物、水汽、雾霾和树丛之间,赋予这世界以古怪的魔幻调性。...
2022年12月14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大桶》自跋:世界正在下它的最后一场大雪
这是我耗时最长的一部小说。从2014年3月构思和起笔,到2022年元旦结稿,历时8年之久,每一次拿起,都因不甚满意而放下,最终差一点忘了它的存在,直到这次在纽约避疫,经朋友提醒,才从数码硬盘里把它找回,发现它还有一些可取之处,于是又花了数月时间,对原稿加以推敲、修改和增补,...
2022年12月1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亚细亚痛苦及其消解模式
绘画中的自我刺瞎和自我流放的俄狄浦斯 上 篇 一 俄狄浦斯和苏格拉底的产业 俯察一个傲慢而四分五裂的欧洲大陆,痛苦之神奔走哀号的遗迹触目皆是,悲痛的火焰的建筑在时间里颤抖,从透明的历史中永恒地现身。这现身之所以永恒,正是基于痛苦之神的有力性。它,或者叫做痛苦本体、痛苦的最高...
2022年10月29日讀畢需時 28 分鐘

笔尖上的遗产——缅怀我的父亲
在我家的族谱里,可以上溯的首位祖先是朱熹,一个出现于公元12世纪的儒家圣人,“宋明理学”的代表,死后被皇帝追封为“徽国公”,成了官方确认的精神“贵族”。他创立的严酷的伦理学,是华夏文明在宋以后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对于我祖先应为民族衰老承担责任这点,我有些情感上的尴尬,但我还...
2022年4月29日讀畢需時 14 分鐘

唐人街:宦官郑和的核心遗产
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喧嚣中,郑和的遗产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当人们都在高声颂扬郑和的航海成就时,我要说出一个被长期忽略的事实,即郑和对海外华侨社会及其文化架构的非凡意义。在我看来,郑和不仅是中国海洋叙事的最高代表,而且是全球华侨社会及其文化的奠基人。 郑和塑像...
2022年4月11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黄钟毁弃,瓦缶雷鸣——奥运缶究竟象征了什么
1、关于奥运开幕式击缶而歌的公案,最近点燃了舆论的神经,闹得沸沸扬扬,争议很大。你说它是一种丧器,究竟有什么学术根据? 中国历史上的缶,大约分为四种功能:一为盛器,《说文解字》说它可装酒水之类,《鲁语》则说是放米的。第二种用途为汲器,也即打水用具,如郑玄注《易·比》“有孚盈...
2022年3月31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农业文明的死亡与投影文明的再生
跟原创文明形成对比的,可以称作投影文明、倒影文明、镜像文明和边缘文明等。它们是从原型上投射出的影子,被浓厚的租借、依附、复制和学习的特性所缠绕。 世界文明的诸多品种 原生文明、次生文明与再生文明 根据亨廷顿的罗列,古代原型文明,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美索不达米亚文明、2.爱...
2022年3月29日讀畢需時 19 分鐘

无比艰难的道歉——反思“文革”发动五十周年
北京红卫兵向曾遭他们殴打的老师道歉,经由《南方周末》的放大式报道,而成为一个重大文化事件,受到知识界的广泛关注。但正如原发媒体的审慎评论所言,尽管道歉者显示出过人的道德勇气,但这一事件本身并无普遍意义,它只是一个偶发事件,从反面验证了此类事件的稀缺性。然而,它足以充当某种个...
2022年3月28日讀畢需時 11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