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部落格: Blog2


大可文章集
© 版權所有,谢绝下载

搜尋

回忆录
朱大可关于文革以及后文革的部分记忆


缅怀85/86年的先锋文化运动
电影红高粱海报 1985年和1986这两个年头,是一段令人缅怀的时光。它虽然短暂,却光华四射,照亮了历史记忆的灰区。 多年以来,我跟一些文学艺术圈的亲历者,共同议论过那场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也跟当时的文化主政官员,如时任中宣部长朱厚泽、当时已退居二线的上海市委宣传部...
2024年9月30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笔尖上的遗产——缅怀我的父亲
在我家的族谱里,可以上溯的首位祖先是朱熹,一个出现于公元12世纪的儒家圣人,“宋明理学”的代表,死后被皇帝追封为“徽国公”,成了官方确认的精神“贵族”。他创立的严酷的伦理学,是华夏文明在宋以后走向衰败的重要原因。对于我祖先应为民族衰老承担责任这点,我有些情感上的尴尬,但我还...
2022年4月29日讀畢需時 14 分鐘

“福州沙龙”的激情岁月
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像八十年代那样,光华四射和令人缅怀。这是一场被突然打断的半吊子启蒙运动,而它的高潮点位于85/86两年。先锋文学、先锋电影、先锋美术和先锋音乐全面崛起。20年后,在悉尼科技大学某个学术研讨会上,我向曾任中宣部长的朱厚泽先生言及这个时代,并就此向他表达谢意,他...
2022年4月4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幸遇先生沙——谨以此文悼念沙叶新先生
早年知道沙叶新这个名字,是因为话剧《骗子》。它取材于发生在上海的一个真实案例。1979年8月,《骗子》首次内部上演,受到大导演黄佐临先生的高度赞扬,又在他的建议下,改名为《假如我是真的》。 沙叶新遗照 当年,我刚进入华东师大中文系就学。77级政教系学生,根据《假如我是真的》...
2022年3月28日讀畢需時 4 分鐘

“谢晋电影模式”大争鸣
有关谢晋电影模式的争鸣,是我个人生命中的一次危机体验,也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奇特标记。作为文学研究者,我不可思议地卷入了另一个陌生领域,并且在那里掀起波澜,这是不合常理的现象。此后我再没有回到那个领域,更未公开讨论过那个事件,因为它只能带给我黑色的记忆。...
2022年3月25日讀畢需時 12 分鐘


一个上海老人的琴屋旧梦
母亲摄于1947年 1958年的某个冬日,一辆三轮车拐进了原法租界太原路25弄,从车上下来了三个男女——我爸、我妈和我本人。父亲身穿黑色中山装,上衣袋插着博士牌钢笔,表情严肃,俨然是革命干部,而他的真实身份,只是一名郊区中学的历史老师;母亲是女中的音乐老师,她身穿府绸旗袍,...
2022年3月19日讀畢需時 6 分鐘

莎拉:一枚沉默的火焰
住在隔壁公寓里的莎拉,是我在澳洲所结识的第三个西方女人。她是那种典型的地中海人:卷曲的黑发、晒成古铜色的皮肤、忧伤的大眼和柔细的腰肢。我们通常在楼梯上相遇,彼此说一声你好,双方的交往仅此而已。但有一天,她突然来敲我的房门,想约我去英皇十字街喝咖啡。我猜她或许刚失了男人,需要...
2022年3月19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北京的灵魂:老虎洞、故宫和沙尘暴
作为一个地道的南蛮,我跟北京好像总有点的说不完的事儿。每一次我都试图握住北京的灵魂,但它却如此难以捉摸,在我的游历和记忆中不断变换着其多变的容貌。 第一次去北京,是1986年的冬天。我应北大学生会邀请参加该校首届学生艺术节并作讲演。当时的学生会钱囊羞涩,把我和另几位诗人宋琳...
2022年3月18日讀畢需時 3 分鐘

1967年的鸡血传奇
广泛的政治死亡引发出对生命的酷爱。民间养生运动的火焰,竟然在1967年就已被点燃。那是文革最酷烈的时期,国家权力机器全面瘫痪,广场革命席卷整个中国。一些人在自杀的道路上狂奔,而另一些人却在探寻永生的秘密。解放军是养生运动的先锋。军队医生发明或推广了各种疗法,从针刺麻醉,到鸡...
2022年3月17日讀畢需時 10 分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