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重返白宫的第一个周末,中国科技界向矽谷及白宫高层投下了震撼消息。中国杭州一家AI初创公司推出的机器人聊天产品“DeepSeek”(深度求索),使得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主导地位受到空前质疑。
这家公司由40岁的青年创业者梁文锋创办,产品上架后,其功能和自称的低开发成本震撼了矽谷以及包括OpenAI在内的竞争对手。美国的AI技术领头公司如辉达(英伟达)(Nvidia)等在股市上瞬间创纪录地暴跌。
DeepSeek同时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沸腾,被视为中国AI能力能匹敌甚至超越美国的证据,之前美国遏制中国AI硬件技术的多年努力似乎付之东流。
DeepSeek的横空出世,让各界难以避免地陷入中美之争的又一轮大讨论:美国是否未能阻止中国 AI 产业的进步?DeepSeek是否有效地取代了其主要竞争对手OpenAI的产品ChatGPT?在美中科技战正酣之际,刚重返执政的特朗普是否会加强对中国AI科技的防堵?
科技分析师、前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陶迅(Jeffrey Towson)对BBC中文表示,如果美国的AI公司如同过去的史蒂夫·乔布斯,中国的AI公司则可比拟当时的比尔·盖茨。虽然它们的运作方式不同,但都将成为终身竞争对手。他说,目前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DeepSeek上,但当人们意识到中国的Kling AI和 Minimax现已成为全球生成式AI影片生成器的领导者时,可能再次引发冲击。
AI半导体评论网Tech Tech China总监卓薇安(Vivian Toh)向BBC分析,DeepSeek的成功证明中国的AI技术具备自身的创新能力,而非仅仅基于OpenAI或使用其开源模型。“AI大模型的发展路径,未必是OpenAI的路。”
然而,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管理学院的资深研究员艾力克斯·卡普里(Alex Capri)则指出,DeepSeek的成就显示中国公司在创新和寻找方法方面,巧妙地规避了华盛顿施加的出口管制及技术转移的层层限制。“这是一种不对称的权力结果。自由可得的传统技术被巧妙改装,转变为一种增效器。但外界仍需观察DeepSeek最初囤积的辉达高端 AI 晶片是否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或是否还有其他外国技术元素对 DeepSeek的发展提供了关键协助。”
特朗普会加强防堵中国AI吗?

上周一(20日),中国总理李强主持召开了一场专家和企业家代表的座谈会,听取他们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与建议。40岁的梁文锋受邀在会上发言。
有分析指出,考虑到中国政府近年来在整肃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后,对私营科技公司的管控与提防相当严厉,北京此刻让梁文锋高调出席并发表报告,意义深远。有观点认为,北京此举与DeepSeek本周在矽谷科技界及华尔街股市引发的震撼效应相呼应,似乎是在向新上任的特朗普政府挑战,意图“秀肌肉”。
DeepSeek震撼美国股市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谈话中特别提到DeepSeek的成功,并表示这对美国的AI产业来说是个警钟,“我们美国必须全神贯注于竞争才能致胜”。他还称中国冲击对矽谷或许是“正面”的影响,迫使矽谷以更低成本的方式进行创新。
分析美中AI科技战的发展,位于华府的智库保卫民主基金会(FDD)中国资深研究员辛格顿(Craig Singleton)向BBC分析,DeepSeek热潮背后,北京将人工智慧视为其在当今创新军备竞赛中争取主导地位的基石,目的不仅是为了在人工智慧领域取得优势,更希望利用这一优势,在高超音速、量子计算和自主系统等领域领先一步,重塑全球的权力版图。
辛格顿认为在DeepSeek震惊金融市场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AI挑战及管制不会松手,且会越来越积极。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卡普里(Alex Capri)也告诉记者,美国政府显然会寻找方法来阻止如今可能已经进入开源平台的战略技术。
他表示,如果中国及其他公司能够开发出领先的认知AI,并利用这一技术在其他战略领域(包括军事用途)中提升竞争优势,而不需要使用辉达的先进AI晶片,华盛顿将失去重要的地缘政治杠杆。随着特朗普政府向“中等收入国家”施压,要求它们在建立数据中心或云基础设施时选择美国而非中国技术,这一问题在未来可能会变得更加重要。
分析师陶迅则批评美国政府,指出对中国公司的施压往往是不稳定且不合逻辑。他认为,华府对北京的防堵行动通常来自美国科技公司的游说,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掩盖其真正的意图。

如何看待人工智慧的“低价创新”?
2024年圣诞节后,DeepSeek率先发布最新的AI系统DeepSeek-V3,相关市场及政治效应逐渐在矽谷扩散。昨日,DeepSeek冲上美国Apple App Store免费应用程式下载榜首,成为引发这轮股市震荡的标志性事件。
矽谷创投家兼特朗普顾问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将 DeepSeek-R1 描述为“人工智慧的斯普特尼克(Sputnik)时刻,这是指苏联于1957年首度发射的人造卫星。更有许多媒体将此事件比喻为美国AI界的“珍珠港事件”。
这款AI模型搭载了DeepSeek-V3,创办人梁文锋将DeepSeek形容为开放源代码模型中排名第一,且能媲美全球最先进的封闭模型。
在梁文锋旗下的幻化魔方公司发布自称的低成本AI模型后,美国AI概念股应声大跌。其中AI 晶片设计龙头辉达股价周一暴跌了16.97%,市值蒸发达5926.58亿美元。许多分析指出,DeepSeek震撼美国科技界的原因不仅在于其性能足以与全球首要竞争对手ChatGPT一较高下,更重要的是成本仅为其对手的一小部分,这立即引发市场及舆论对美国在AI领域竞争力的担忧。
根据台媒《天下杂志》报导,从美国许多第三方的基准测试结果来看,DeepSeek系统超越了许多大批美国同行,例如Meta的Llama 3.1、OpenAI 的GPT-4o,以及Anthropic的Claude Sonnet 3.5等等,而这些矽谷引以为傲的模型动辄需要上亿美元的投入才能推出。相较之下,DeepSeek仅需约600万美元的开发成本。
Bernstein科技分析师的研究进一步指出,DeepSeek的AI模型价格比起美国OpenAI的产品便宜20至40倍。根据公开资料,DeepSeek Reasoner R1模型处理每百万个输入字元的成本仅为0.55美元,而OpenAI的同类型模型则需15美元。
来源:BBC
作者:吕嘉鸿,BBC中文记者
日期:2025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