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家们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宣布发现了一种新的人类物种——朱鲁人(Homo juluensis)。这项研究由夏威夷大学的 Christopher J. Bae 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的吴秀杰领导,揭示了东亚古代人类种群的多样性。
约 30 万年前,尤鲁人生活在东亚,主要生活在中国东北部的森林中。据《圣保罗报》报道,被认定为尤鲁人的化石已破碎,包括几块头骨、下颌骨和一些牙齿。据《El Tiempo》报道,至少有 16 具遗骸被发现,这些遗骸具有独特的特征,例如头骨和牙齿比尼安德特人和智人更大。
《图片报》报道称,早期人类尤鲁人头部较大,体型明显大于尼安德特人和智人。不过,科学家强调,头部大小并不一定代表智力高超,欧洲新闻土耳其语频道指出。
据《巴西邮报》报道,朱鲁人脑容量可能相当大,有些个体的脑容量可达1700-1800立方厘米,而现代人的平均脑容量约为1200立方厘米。尽管朱鲁人的头骨较大,但朱鲁人是否比现代人更聪明仍是值得怀疑的。《图片报》报道,克里斯托弗·J·裴教授透露,朱鲁人的脑容量较大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更聪明,并警告称,脑容量差异并不一定意味着智力更高。
研究人员对胡鲁人牙齿的大小特别感兴趣。《时代报》报道称,胡鲁人的牙齿尺寸明显大于尼安德特人和智人的牙齿,表明他们具有独特的适应能力。这促使研究小组将胡鲁人的牙齿特征与丹尼索瓦人的牙齿特征进行比较,丹尼索瓦人是一群神秘的古代人类,主要通过 DNA 证据和一些遗骸为人所知。
“我们的典型样本中,许家窑出土的臼齿也相当大,”克里斯托弗·贝评论道。“丹尼索瓦人臼齿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们相当大,”他补充道。朱鲁人与丹尼索瓦人之间的假定关系主要基于牙齿特征的相似性,特别是臼齿大小和咬合面。
然而,需要更多研究来确认胡鲁人与丹尼索瓦人之间的联系。BioBioChile 报告称,基于颌骨和牙齿化石相似性的关系需要通过更多研究来检验。
裴教授表示:“东亚的记录让我们认识到人类进化在更广泛意义上的复杂性,并真正迫使我们修改和重新思考我们对各种进化模型的解释,以更好地适应日益增长的化石记录。”
尤鲁人能够做出非凡的成就。据《Proceso》报道,他们制造了石器,表明适应能力强,社会关系复杂。《图片报》指出,尤鲁人可能将动物皮加工成衣服,可能是为了防寒,并通过狩猎动物生存。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猎捕野马,利用动物的所有部分(包括肉、骨髓、骨头和皮)为食。
“他们可能成群狩猎——包围并攻击马之类的动物,”克里斯托弗·裴教授在谈到朱鲁人时说道。裴教授表示。“中国北方的生活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冬天,天气非常寒冷。他们用石器加工猎获动物的皮,”他补充道。
这项研究表明,朱鲁人组织成独立的小群体和社区。El Tiempo 报道称,研究人员估计他们形成了小型狩猎社区,这可能是由于小群体生活和人口规模导致他们脆弱的原因之一。
朱鲁人种群的减少可以归因于晚第四纪的剧烈气候变化,这一时期以多次冰期为特征。Primera Hora 指出,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气候变化很大,包括一个冰期,带来了更冷、更干燥的气候,导致了朱鲁人的灭绝。
Bae 表示:“他们从基因上征服了尼安德特人和朱鲁人等土著人群。”据 Euronews 土耳其语报道,这表明朱鲁人开始消失,因为他们与大约 12 万年前来到中国的第一批现代人类融合。
朱鲁人化石的发现增加了我们对更新世时期亚洲古人类形态和遗传多样性的了解。据《民族报》报道,作者表示:“东亚人类化石的多样性比我们预期的要大。”
裴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澄清了古人类化石记录,该记录往往包含任何无法轻易归类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或智人的东西。”
来源:CNN
作者:JERUSALEM POST STAFF
日期:2024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