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文章: Blog2_Post

朱大可文章集

作家相片Deco Ju

大羿与后羿的双胞奇案



自从嫦娥逃往月亮之后,羿的内心被寂寞和怨恨所缠结,时日既久,性情大变,竟然成了一个超级恶棍,与过去的那个射日英雄判若两人。他看中了河伯的美丽妻子,就给河伯强安罪名,用箭将他射死,还把他的其他几个娇妻美妾都占为己有。


[ 《天问》:“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他还到处征战,滥施暴力,弄得民不堪命,怨声载道。[ 《左传·襄公四年》:“昔有夏之方衰,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信而使之,以为己相。浞行媚于内,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内外咸服。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靡奔有鬲氏。浞因羿室,生浇及豷,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豷于戈,有穷由是遂亡。”]


后羿的情人——洛水女神宓妃


或许由于作恶多端,羿的晚境十分凄凉,甚至连生计都难以维持,否则又何必靠开办“箭学武馆”来糊口呢?但即使是这种小本生意,后来也难以为继。羿有一个名叫逢蒙的徒弟,因嫉妒老师无法超越的高超箭术,干脆举起桃木做的大棒,将他一闷棍打死。可怜的大羿,英雄兼流氓一世,却丧命于一个小瘪三之手。


[ 《孟子·离娄下》:“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已,于是杀羿。” 《淮南子·诠言训》:“羿死于桃棓。”许慎注:“棓,大杖,以桃木为之,以击杀羿。自是以来,鬼畏桃也。”]


问题在于,那位备受敬仰的超级英雄羿,最后真的堕落成一个自暴自弃的恶棍吗?难道这就是所谓大羿神话的真相?典籍里时而称“大羿”,时而称“后羿”,这两个名字所指称的,是否为同一个人物?神话典籍里的蛛丝马迹,将把我们引向一个完全不同的结论,而要揭开这一切谜团的真相,我们必须先从那只皎洁可爱的小白兔说起。


“玉兔”,月球上最著名的动物居民,它协助嫦娥捣药的形象,早已深入民心,成为华夏神话美学的不朽场景。但就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学者闻一多曾经提出十一种证据,以证明“玉兔”就是蟾蜍,言之凿凿,极为令人信服,但限于篇幅,这里不加以转述。


[ 闻一多在《天问释天》中通过“同音不同形”,“音近字转读”,“同物异名”,“异物同名”四类十一种证据,说明了“顾兔”即”蟾蜍”。参见《闻一多全集·第五卷》,《楚辞编》]


只是世人总觉得蛤蟆形象可憎,不如玉兔来得可爱,因而在中国民间,玉兔的形象最终还是替代了蟾蜍,成为除嫦娥之外最受欢迎的月球形象代言人。


然而,“蟾蜍”并非“玉兔”的本相,只要为它加上一张尖牙利齿的大嘴,以及一条粗壮的尾巴,它立马就会变成如假包换的鳄鱼。也就是说,蟾蜍有可能只是鳄鱼造型的一个变体而已。这种鳄鱼,中国古人称之为“猪婆龙”,而它应该就是嫦娥的前夫——大羿的本来面目。


更加有趣的是,这头被称作“羿”的猪婆龙,跟古埃及神话中的涅伊特(Neit)有着诸多相似之处:首先,“涅伊特”一词的发音,跟 “羿”的上古拟音【ŋees】相近;


涅伊特及其头顶上的两支箭和盾牌,但后者经过美术的修饰和变形,变得不易辨认



其次,涅伊特是狩猎与战争之神,而羿同样是猎人与射手;


其三,涅伊特的象征物是一副盾牌,上面有交叉成十字的两枝羽箭,而“羿”字的大小篆写法,都是两枝并列的羽箭,最奇妙的是,涅伊特的盾牌和其上交叉成十字的羽箭,其实就是“十”和“日”两个符号的叠加,居然在中国被误解为“十日”,从而演绎出“羿射十日”的著名神话;


其四,涅伊特总以鳄首人身之形显现,而羿则喜欢以鳄鱼的讹形――蟾蜍现身;


最后,涅伊特拥有特殊的魔法力量,这与安魂仪式密切相关,其形象通常被绘制在死者的棺材上,用以治病、驱邪和保佑永生,而羿的形象也大量涌现在汉代以来的石棺上,手持“不死之药”,用以助人祛病、延年以及实现长生的梦想。 [ 参见《华夏上古神系》,第六章第三节,《月氏虞酋邦的诸神们》]


羿和涅伊特之间的相似性达到如此地步,足以说明,这一神话中不仅含有印度神话的元素,同时也吸纳了来自埃及神话的因子。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如果大羿就是变形为蟾蜍的鳄鱼神,那么,这只居住在月球上的蟾蜍,究竟是嫦娥女士还是大羿先生呢?


这仿佛是一个难以索解的谜团,因为大多数古代文献都认为,在月亮上捣药的乃是嫦娥本人。然而,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从河南南阳小西关汉墓中,出土了一块绘有嫦娥奔月形象的画像石,它无意中为我们的疑问提供了答案。[ 参见《中国画像石全集·第6卷·河南画像石》]


南阳汉画像石“嫦娥奔月”拓片(南阳博物馆收藏)


通过这块画像石,我们可以清楚地目击到:嫦娥正在飞向月球,她梳着高高的发髻,头戴冠冕,上半身尚未变形为蟾蜍,但是下半身却已开始蜕化,露出了鳄鱼式的后肢和尾巴。更令人惊奇的是,在月亮上,一只陌生的蟾蜍张开了四肢,仿佛正在迎接她的到来。根据我们之前的推断,这只蟾蜍不可能是别人,只能是大羿自己。


这幅画像石所提供的线索,迫使我们去重新勘探嫦娥奔月的真相。传世文献告诉我们,大羿射杀了帝俊的十个太阳儿子,由此开罪了天帝,政治前途大为不妙,甚至可能要面对更为险恶的生存危机。很可能是出于这个缘故,祂才前去向西王母求取“不死之药”,由此启动了举家移民月球的逃亡计划。


这样看来,应当是大羿先于嫦娥抵达了月球,而嫦娥只是前去会合的第二波移民。然后,祂们以“玉兔”或“蟾蜍”的名义在那里定居,成为夫妇恩爱的范本。犹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双双化蝶那样。


大羿和嫦娥也双双化作了蟾蜍,虽然外表不免令人尴尬,但毕竟还属于同一个物种,甚至还携手获得了永生,也算是值得大家祝福的美事。令人费解的是,这块画像砖出土于1964年,长久以来为学术界所广泛引用,但研究者对上面所刻画的事实长期熟视无睹,这不能不说是神话学研究史上的一个重大疏漏。


如果上述的推论是成立的,那么一个新的疑问就接踵而至:在大羿奔赴月球之后,那个在地面上倒行逆施的又是谁呢?我推测,他其实是大羿的替身——“后羿”。这个冒名顶替者,有可能是某个上古小国的君主,据说擅长射箭,喜欢打猎。这个“后”字,既可按本义作“国王”讲,亦可通假为双人旁的“後”字,也就是时间先后的“后”,实在是一语双关。所以“后羿”一词,也不妨翻译为“大羿的继承者”。


在大羿逃亡之后,后羿僭替了大羿的名号,却没有继承祂的精神,反而暴虐横行,涂炭生灵,罪状多到罄竹难书的地步,最终被自己的学生逢蒙出手反杀。不仅如此,之后的夏代又出现了另外一个擅长射箭的后羿,他是有穷氏的国王,被自己的臣子寒浞杀死。无论哪一个版本的后羿,其最终结局都是死于非命。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诗人屈原和历史学家司马迁不明真相,以至于那些后羿所犯下的罪行,都被放到了大羿的头上,使祂蒙受了几千年的不白之冤。


[ 晚清著名学者李慈铭在日记中对此问题作过详细检讨:“……帝喾射官之𢏗,即尧时所谓射十日杀窫窳斩九婴射河伯者,《论语》所称羿善射,《孟子》所称逢蒙学射于羿,皆是人也。……帝喾及尧时之𢏗为射官,未尝为诸侯。夏时之羿为有穷国君,未尝为射官。凡《山海经》《归藏》《楚辞》《庄子》《淮南子》所称之羿,皆尧时之𢏗也。尧时之𢏗,盖如稷与共工之比,卽以其官名之。夏时之羿,乃名字偶同,而后人附会。”]


希望我们的这场讨论,能够为这位伟大的射日者平反昭雪,光复祂作为英雄的不朽美名。


来源:中国神话密码,四川文艺出版社



Comments

Rated 0 out of 5 stars.
No ratings yet

Add a rating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