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文章: Blog2_Post

朱大可文章集

  • 作家相片Deco Ju

“英国海胆”的生命象征

——2010年上海世博会印象



上海世博会上的英国馆的海胆式造型,引发了游客的惊叹



英国馆跟中国馆形成了修辞学对比。它的造型犹如巨大的“蒲公英”或“海胆”——谋种高度开放的生物性结构,其上分布着6万根“纤毛”,由亚克力空心管制成,里面收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植物种籽,其中包括中国特有的珙桐和银杏,据称,它们将在世博结束后留在中国。那些“纤毛”能随风摆动,顶端部还带有LED光源,令“海胆”表面形成变幻的光色,据此表达跟人类的亲昵关系,并与生命、田野、自然、自由和光明的语义衔接。


英国馆方案:内部的光源跟宇宙的光源发生了融合


在这建筑里隐含着一种微妙的劝喻。中国是物种消失最快最多的地点,由英国人推动建立的“千年种籽银行”,以及英国馆“种籽圣殿”的设计方案,都旨在表达对地球生命的礼赞和援助。在举办首届世博会近150年之后,英国人向中国回赠了来自农业文明的礼物。


位于浦西的伦敦零碳馆,举办“打开伦敦”为题的城市历史展,与浦东主馆形成了对偶关系,仿佛是后者的一个碎片式镜像。在一幢造型寻常的节能建筑物里,由30只英国老式皮箱和黑色三角支架,组成了强大的叙事阵营。每个箱子都在讲述一个特定的主题。我们可以看到,那只描述伦敦空气质量变化的箱子里,躺卧着三个玻璃瓶子,其中第一个代表1851年(首届世博)的伦敦,它是维多利亚女王造型的酒瓶,里面充满着肮脏的尘土,令人想起狄更斯笔下的“雾都”岁月;第二只是1979年的普通瓶子,里面尚有少许尘土;而第三只贴着“2010”标签的瓶子,

则显得一尘不染,成为当下伦敦空气状态的象征。


这些空心管里收藏了希望的种子



这种简洁的“瓶子叙事”,不仅追述伦敦的环保成就,也在炫示一种机智的布展方式——利用有限的空间与材料,以低廉的成本,借助符号隐喻的方式,展示出复杂的城市历史形态。英国人的创意设计,成为本次世博会展的样板。


状如“藤甲怪兽”的西班牙国家馆,覆以钢结构支撑的藤条板,犹如层层叠加的鳞片。藤条经水煮形成色差,被用来拼接成中国象形文字,设计师藉此向主办国的古老文化致敬。整座建筑以流线型的图式绵延,在不同区位形成不断变换的造型。在展馆内部,流过藤甲缝隙的光线,照亮了儿童偶像“小米宝宝”。他以庞大的身躯,构筑着西班牙未来巨人的形象。作为创意设计的一流国家,西班牙人企图告诉中国,除了斗牛、足球和弗拉门戈之类的下半身运动,它还拥有更重要的精神资源。


西班牙馆犹如身披藤甲的怪兽


一些欧洲小国如爱沙尼亚和塞尔维亚,建筑立面由鲜艳的色块组成,是东欧色彩叙事的范本。而俄罗斯馆的造型,则像一组卷成桶状的民间服装,其上绘有东斯拉夫人最喜爱的花布纹样。安哥拉馆在非洲国家中鹤立鸡群。它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国花千岁兰,巨大下垂的叶片,像被褥一样盖住了非洲的梦想。只有美国以平庸的写字楼造型,敷衍着世博观众,跟它所承担的世界责任脱节。据称,这是保守的美国公共政策的不良后果。


荷兰馆的卷轴式结构,在一个盘旋而上的走廊两边,悬挂着一些精致小巧的展室,陈列出这个国家的日常生活、科技发明和包括梵高在内的艺术偶像。这是典型的自我炫示形态。几乎所有场馆都沿用这样的展示逻辑——利用有限的空间与光线,尽其可能地照耀本国的文化成就。





Comments

Rated 0 out of 5 stars.
No ratings yet

Add a rating
bottom of page